脉迟不能兼滑,惟浮取之迟,沉取之滑,则有之矣。 湿家发热,早暮不分微甚;风湿之热,日晡所必剧,盖以湿无来去,而风有休作,故名风湿。
若头痛之「若」字,当是「苦」字。吴人驹曰:「自利益甚」四字,当在必胸下结□之下,若在吐食不下之下,则是已吐食不下而自利益甚矣。
按之濡,当是「按之不濡」,若按之濡,乃虚痞也,补之不暇,岂有用大黄泻之之理<目录>卷二\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若微利者,去麻黄加「茯苓四两」〔荛花如鸡子大,熬令赤色〕。<目录>卷二\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水一斗,煮取七升,薰洗,日三次。
其脉微者,正气虚也,数者,邪气胜也。然后知风湿之邪,在肌肉而不在筋节,故以桂枝表之。
邪入于肺则气壅,气壅则欲不喘不可得,惟喘极,故目如脱,所以肺胀与喘之至也。曰吸而微数,数即促也,促即短也,远即长也。
其形似疟,有寒无热,中虚而生寒栗也。 湿家,其人但头汗出,背强,欲得被覆向火,若下之蚤则哕,或胸满,小便不利,舌上如胎者,以丹田有热,胸中有寒,渴欲得水,而不能饮,则口燥烦也。